游客发表
目前国网范围内智能电表中的安全芯片,全部来自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对于安全芯片排他性的采购。
上半年,我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4个,总投资4715亿元,其中审批71个,核准23个,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高技术等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方面,上半年P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
从内部构成看,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工业品和服务价格指数涨幅较小,分别上涨1%、2%;食品价格指数上涨4.7%,涨幅相对较大。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9个百分点,其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0.2%、11.8%、23.1%、6.6%和11.2%。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截至6月30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8亿吨,平均可用27天,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总体稳中上涨。
6月份,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从行业看,价格同比下跌的主要是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当前正是迎峰度夏前的关键阶段、重要节点。
省能源局局长刘健分析了今年电力迎峰度夏面临的形势,要求各地各部门和煤电运企业按照全省会议的统一部署,确保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电网企业是保证全省电网安全和电力有效调度的责任主体,对措施不力、应急预案不到位等造成窝电和大面积无序拉电、限电承担责任。铁路、港口等运输单位要大力支持电煤运输,挖掘运输潜力,做好运输调度,确保电煤优先发运。加强与经信部门合作,开展政策宣贯活动,讲清开展有序用电工作意义,督促企业积极响应四级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
为做好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省电力公司积极落实各项保供电措。根据安排,煤炭生产企业是保证省内电煤供应的责任主体,对电力迎峰度夏电煤保供计划、申报请车计划负责。
据预测,今夏全省调度口径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4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1%。发电企业是保证发电用煤和电力稳定供应的第一责任主体,对购煤不及时、存煤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无煤停机和非计划停机承担责任。省电力公司还按照四级共400万千瓦下达了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涉及错避峰用户7749家,已按照定负荷、定时段、定设备、定人员的四定原则落实到企业据介绍,2014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针对汛期水电富余和工业开工不足的问题,推动214家重点工业企业与9家水电厂开展汛期富余水电交易,全年成交电量178亿千瓦时。
2018年,云南电力市场设计了连续挂牌、补充双边等交易品种。2017年,云南电力市场重点解决市场效率提升的问题,建立了覆盖全部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评价体系,售电公司开始进场交易,鼓励市场主体按基准价格+浮动机制签订双边合约,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全年交易电量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市场规模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交易电量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51%,市场化比例达全国最高。今年以来,云南电力市场的品种设计由繁到简,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电力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增加,市场化交易电量稳步增长,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云南省成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通过放开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小水电参与交易,市场主体规模进一步增大,1至5月交易电量达359亿千瓦时,预计全年交易电量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交易周期扩展到全年,用户和发电企业超过基数电量的部分进入市场交易,全年共成交电量320亿千瓦时。
全年交易电量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2016年,云南放开全部大工业用户全电量参与市场,并率先引入日前电量交易,正式确立中长期交易为主,日前短期交易为补充的市场模式,全年成交电量5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4%。全省主要行业平均开工率61.2%,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为近5年同期最好。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电量交易结果显示,截至5月31日,云南电力市场累计成交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2015年,云南省成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电力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增加,市场化交易电量稳步增长,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2016年,云南放开全部大工业用户全电量参与市场,并率先引入日前电量交易,正式确立中长期交易为主,日前短期交易为补充的市场模式,全年成交电量5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4%。通过放开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小水电参与交易,市场主体规模进一步增大,1至5月交易电量达359亿千瓦时,预计全年交易电量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
据介绍,2014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针对汛期水电富余和工业开工不足的问题,推动214家重点工业企业与9家水电厂开展汛期富余水电交易,全年成交电量178亿千瓦时。今年以来,云南电力市场的品种设计由繁到简,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全年交易电量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电量交易结果显示,截至5月31日,云南电力市场累计成交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2018年,云南电力市场设计了连续挂牌、补充双边等交易品种。2017年,云南电力市场重点解决市场效率提升的问题,建立了覆盖全部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评价体系,售电公司开始进场交易,鼓励市场主体按基准价格+浮动机制签订双边合约,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交易周期扩展到全年,用户和发电企业超过基数电量的部分进入市场交易,全年共成交电量320亿千瓦时。全省主要行业平均开工率61.2%,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为近5年同期最好。
全年交易电量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市场规模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交易电量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51%,市场化比例达全国最高用户侧方面,已放宽至电压等级10千伏、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
2017年11月,福建省成为全国首家投运的省级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市场。全年降低相关企业用电成本约18亿元左右。
后者主要开展日前、日内和实时电量交易,能在发用电实时平衡、发现价格信号、帮助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福建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密切结合福建省清洁能源占比高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核电消纳和电网调峰困难,以及今后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系统平衡等问题,促进福建省清洁和低碳能源消纳,保障经济社会、电力工业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作为国家首批纳入直接交易试点的6个省份之一,2010年福建首次开展电力直接交易以来,直接交易规模大幅增长,至2017年,累计完成直接交易电量906亿千瓦时,年平均增长54.3%。2016年8月,福建在华东地区率先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福建省三批次共14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实现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设区市全覆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电力直接交易、市场定价的关键改革,意味着电价不再是完全政府定价。2018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费用达4.04亿元,有效激发电厂参与系统调峰积极性。
国网福建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发电侧方面,已形成火电、核电为主,水电、风电、热电等多源参与的结构,参与电源种类为全国第一。
2018年,全省共有61家电厂、37家售电公司、1012家用户参与交易,共完成交易电量约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45%,交易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4%、工业用电量的37%。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21日,福建省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
电力市场化改革红利正加速释放,让福建企业用上便宜电、安全电。电力市场分为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